法律知識

詐欺罪有哪些類型?5要點帶你遠離詐騙!

法律 詐欺罪有哪些類型

近來可說是詐騙事件相當普遍的世代,舉凡網路詐騙 電話詐騙等,也讓詐欺罪成為不可不知的常識。詐欺罪有哪些種類?各項詐欺罪的刑期或罰金又是多少呢?來看我們對詐欺罪的總整理吧!

詐欺罪是什麼

為保護民眾財產安全,不因有心人故意使用惡意手法欺騙而受到損害,刑法於第339條至第341條針對詐欺行為制定相關法條進行規範,且未遂犯也會面臨刑罰。

普通詐欺罪

節錄刑法§339
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。

如投資詐騙,謊稱某項投資可從中獲取暴利。

收費設備詐欺

節錄刑法§339-1
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以不正方法由收費設備取得他人之物者。

如以遊樂場代幣偽冒10元硬幣投入扭蛋機取得扭蛋。

自動付款設備詐欺

節錄刑法§399-2
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以不正方法由自動付款設備取得他人之物者。

如盜取他人提款卡冒充本人,至自動櫃員機提領他人財物。

電腦設備詐欺

節錄刑法§339-3
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以不正方法將虛偽資料或不正指令輸入電腦或其相關設備,製作財產權之得喪、變更紀錄,而取得他人之財產者

如不法登入他人網路銀行,轉帳給自己。

加重詐欺罪

節錄刑法§339-4
犯第三百三十九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:
一、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。
二、三人以上共同犯之。
三、以廣播電視、電子通訊、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,對公眾散布而犯之。

如假冒政府網站以簡訊通知活動中獎,謊稱領獎前須先匯保證金。

準詐欺罪

節錄刑法§341
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乘未滿十八歲人之知慮淺薄,或乘人精神障礙、心智缺陷而致其辨識能力顯有不足或其他相類之情形,使之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。

詐欺對象為未滿18歲、精神障礙、心智缺陷等辨識能力不足者。

詐欺罪構成要件

主觀

  • 行為人有主觀的不法意圖:意圖透過施詐來謀取他人財物或獲得利益。
  • 行為人有主觀的心態故意:知道自己施詐會造成他人財產損害,又故意為之。

客觀

  • 有施用詐術的詐欺行為:確實有發生受害者因加害者刻意的詐術與行為,如捏造、虛構事件,傳遞與事實不符的資訊,使受害者產生錯誤的判斷與行動,造成財產上的損害。
  • 被害人誤信不實資訊處分財產:被害人是基於加害人的錯誤資訊而做了不當的財產處分。
  • 取得財產和損失財產間有關聯:受到詐欺的被害者,做出的行為導致自己或第三人的財產受到損失,且該損失與加害者取得的財務或利益為直接關係。

詐欺罪刑期、罰金

詐欺罪關多久、罰金多少呢?不同程度的會有不同的刑期及罰金,由輕至重整理如下。

  • 刑法§339-1收費設備詐欺: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
  • 刑法§339-2自動付款設備詐欺: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
  • 刑法§341準詐欺罪: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
  • 刑法§339普通詐欺罪: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
  • 刑法§339-3電腦設備詐欺: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70萬元以下罰金
  • 刑法§339-4加重詐欺罪: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

傷害罪的公訴與自訴

普通傷害罪屬於傷害罪告訴乃論之罪,被害人若想進入後續訴訟程序,應採用公訴或自訴的方式。

傷害罪公訴

被害人向偵查機構提起「告訴」,由檢察官展開偵查,並判斷犯罪嫌疑人是否達到起訴門檻來決定是否向法院提起公訴,若檢察官認為沒有達到門檻,則會以傷害罪不起訴終結案件。

傷害罪自訴

若被害人符合「完全行為能力人」的法定年齡,即可委任律師,提起自訴;若未滿法定年齡,則需由法定代理人委任律師提起自訴。而提起自訴後,便不能以相同案件提起告訴

重傷罪非告訴乃論

被害人所受的傷害已達「身體某個器官受到嚴重損害」的程度,就屬於重傷罪。重傷罪為非告訴乃論之罪,即使被害者決定撤回告訴,檢察官仍會依偵查起訴,法院也仍會依法進行審理判決。

詐欺罪提告方式

若遇上詐欺事件該如何提告呢?以下是3種詐欺罪提告方法:

  • 至警局報案:至警局做警詢筆錄,表明提告意願取得受理案件證明單,警察移送檢察署由檢察官進行偵辦,為最簡單但耗時最久的方式。
  • 向檢察署提出告訴:自行(或找律師)將被詐欺的事實寫成刑事告訴狀,向檢察署提出告訴,由檢察官進行偵辦,門檻雖較高但相比警局報案快速。
  • 向法院提出自訴:自己為自訴人向法院提出訴訟,檢察官不會參與,需自行提供證據,門檻最高但也最有效率,應委任律師行之。

詐欺罪其他常見問題

 

Q:常見的詐欺罪案例有哪些?
  • 投資借貸:假借投資證券或是代為操盤的名義,謊稱獲益可觀使受害者投入金錢
  • 網購詐騙:以重複扣款等理由要求被害者至ATM操作,或賣家收款後惡意不出貨
  • 求職陷阱:謊稱只要有手機就可在家工作,但須先繳交申請費或其他費用
  • 電話詐騙:佯裝親朋好友,稱有借錢急需要求受害者匯款
  • 其他詐騙:如宗教詐騙、租屋詐騙等,都是非常常見的詐欺罪手法
Q:詐欺罪是告訴乃論嗎?

不是,詐欺罪為非告訴乃論,也就是說只要檢察官知道有犯罪事實存在,就必須展開偵查,即使被告與原告達成詐欺罪和解,檢察官仍有偵辦權。但若是親屬間的詐欺,屬告訴乃論

Q:詐欺罪有追訴期嗎?

追訴權時效為犯罪發生後,依法經過一定時間,檢察官與被害人就不得再提起公訴或自訴的時效,不同的詐欺罪也會對應不同的追訴期。

  • 20年:加重詐欺罪、電腦設備詐欺罪、普通詐欺罪、準詐欺罪
  • 10年:自動付款設備詐欺罪
  • 5年:收費設備詐欺

結語

以上就是詐欺罪的介紹,除了了解詐欺罪有哪些類型與刑罰外,平時也要記得隨時保管好重要個資並提高警覺,有任何被詐騙嫌疑也能撥打165反詐騙專線,讓詐欺遠離日常生活。